首頁 > 新聞 > 社會 > 安圖縣古城村紅白理事會播“文明種子”綻“文明之花”

手機版百姓熱線
空白

安圖縣古城村紅白理事會播“文明種子”綻“文明之花”

2021年11月19日 14:04

村老年學校課堂。 資料圖

吉林省安圖縣古城村,常住人口老年人居多。受傳統(tǒng)思想的影響,封建迷信、鋪張浪費、陳舊陋習等一些不良習俗及婚喪嫁娶大操大辦、“人情消費”等傳統(tǒng)仍不同程度存在。為全面推行移風易俗,古城村成立“紅白理事會”,并以此為契機,加大力度推進文明鄉(xiāng)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建設,在全村散播“文明種子”,綻放“文明之花”。

為文明鄉(xiāng)風筑牢“制度”之花

為破除婚喪嫁娶中的不良風氣,引導廣大群眾更新婚喪觀念,古城村大力推進“紅白理事會”籌建工作。

加強組織領導。古城村成立了以村黨支部書記為會長,宣傳委員、婦聯(lián)主席為副會長,村里德高望重、熱心服務、公平公正、崇尚節(jié)儉及有一定禮儀特長的村民為成員的“紅白理事會”,并制定紅白理事會管理制度、章程、職責等。

注重建章立制。重新修訂村規(guī)民約,重點將“樹立婚事簡辦新風、樹立養(yǎng)老敬老新風、樹立求知重教新風”等內(nèi)容納入村規(guī)民約。同時,針對“婚喪喜”,制定了標準公約,明確了辦事程序、彩禮限高標準、人情禮金、酒宴標準等。

做好引領示范。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牽頭簽訂《移風易俗承諾書》,發(fā)揮表率作用,從自家做起,大力宣揚文明新風家庭。

為文明鄉(xiāng)風澆灌“思想”之花

打造思想陣地。為了凝聚人心,做好村民思想文化工作,古城村投入資金30余萬元,對活動室進行了維修,成立了老年學校,重點圍繞“紅白事新辦”“移風易俗”“文明家風”等內(nèi)容,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編制順口溜、快板進行傳唱,使工作“入眼、入腦、入心”。

提高宣傳力度。依托“線上+線下”雙重平臺,采取“廣播喇叭天天講、微信工作群實時發(fā)、宣傳公示欄定期發(fā)”的宣傳模式,積極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;制作移風易俗宣傳漫畫,發(fā)放移風易俗倡議書,引導群眾新事新辦、移風易俗。

開展入戶宣講。認真挖掘本村草根宣講員,邀請駐村干部,成立了移風易俗草根宣講隊伍,定期開展時事報告、政策解讀、百姓故事會、身邊好人好事等宣講活動,營造了崇德向善的社會好風尚。

為文明鄉(xiāng)風綻放“幸?!敝?/strong>

古城村注重農(nóng)民文化生活,給予精神“食糧”,開展送書、送戲、送文化等文化惠民活動,讓群眾遠離不良習俗影響。

一是開展文化活動。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廣場舞隊伍,農(nóng)閑期間,堅持每天晚上跳廣場舞。每遇重大節(jié)日,村里就舉行文藝匯演。開展廣場舞表演、詩朗誦、合唱表演等文體活動,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。二是開展體育競賽。在婦女節(jié)、勞動節(jié)、豐收節(jié)等節(jié)點,組織村民開展扒苞米、撿豆子等農(nóng)民趣味比賽和各類球類比賽,進而陶冶情操、娛樂身心。三是開展志愿服務。組建了一支由基層黨員、學生為主的“鄉(xiāng)風文明”志愿服務隊,助力美麗文明古城建設。

為文明鄉(xiāng)風樹立“模范”之花

古城村注重發(fā)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,以典型的善行義舉為載體,引導全體村民向上向善。

一是創(chuàng)建“美在農(nóng)家”。古城村創(chuàng)新開展“美在農(nóng)家”行動,建立了“美家超市”,家家戶戶印發(fā)“銀行存折”,圍繞“庭院美、儀表美、家風美”三方面,聚焦干凈人家、紅白喜事、公益活動等,進行評比積分,村民手持“美在農(nóng)家”存折可兌換物品,倡導“積分改變習慣,家風改變生活,共建文明鄉(xiāng)村”的文明新風。二是評選典型模范。加大鄉(xiāng)村“好人”和道德模范選樹力度,積極開展“古城好人”“最美家庭”“美麗庭院、干凈人家”和“星級文明戶”等多項評選活動,通過群眾推、村里找、大家評,把群眾身邊敬業(yè)奉獻、助人為樂、孝老愛親、移風易俗等真實感人的典型推向前臺,在全村形成“人人學先進、個個爭先進”的良好社會風尚。三是開展道德模范巡講。深入開展道德模范入戶宣講、志愿服務、模范講堂等社會實踐活動,用典型的力量影響和帶動鄉(xiāng)風文明。

[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(nèi)容,如涉及版權(quán),請致電。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。聯(lián)系電話:0433—8157607。]

延邊信息港 / 延邊廣電客戶端
標簽: 古城村  移風易俗  文明  開展  鄉(xiāng)風 

信息廣場

登錄天池云賬號